又到板栗上市时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迁西板栗收购开秤 。”日前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的粒上皇、金地甘栗 、喜峰口板栗合作社等板栗购销企业代表开秤敲锣 ,今年的迁西板栗购销工作全面开始 。
“中国板栗数京东,京东板栗数迁西”。迁西县片麻岩山地土层厚 、结构疏松,土壤富含钙、铁、镁、钠 、磷 、钾等微量元素,长出的板栗黏糯甜香 。近年来 ,迁西县从供需两端发力 ,擦亮板栗品牌,拓展销售渠道,丰富消费业态 ,培育消费受众 ,把小板栗做成大产业。
稳定产量 提升品质
稳定产量和提升品质是促进板栗消费的重要工作 。迁西板栗栽培面积常年稳定在75万亩、5000万株,年产量8万吨 。“为了提升板栗品质、促进产业升级,我县在原有燕山早丰等四大优种的基础上,引进替码珍珠 、燕龙等11个优质新品系,建设了3200亩的优种栽培示范基地 。”迁西县板栗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郭振畅介绍 ,该县持续推广板栗嫁接 、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建成一批有机板栗生产基地,栽培 、采收 、储藏管理逐步走向无害化 、科学化 。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广栗树枝连年修剪技术,结合增施有机肥,能把板栗产量提高10%到20%。板栗结果九成靠光照,照不到阳光的地方白白消耗养分 。把过密枝 、交叉枝等影响树内透光、通风的树枝剪掉,来年满叶时阳光能照进整个树冠 ,让养分集中又均匀分配,这样的栗树肯定长得好 。”迁西县林业局果树站站长吴海生说,过去不少栗农隔年修剪甚至不修剪,板栗产量不稳定,使用连年修剪技术见效很快 。
“我们还推广树下生草模式。过去栗农使用除草剂,改变了土壤结构,栗树自然长不好 。树下有草 ,春夏能抗旱,草烂了还能成为养分修复土壤 ,板栗产量、品质都上去了;没有农残 ,价格也就上去了 。”吴海生介绍,树下生草模式只需控制草的高度,避免草长得过高影响树下通风,通过物理方式增产增效 。目前 ,迁西栗农正在逐步接受绿色种植理念 ,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不少栗农种出了有机板栗 。
今年 ,栗农王金忠种植的有机板栗还没下树就被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订购了大半。浙江台州消费者梁意5年前经杭州朋友推荐认识了王金忠的有机板栗 ,“朋友去他家栗园考察过 ,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长出的板栗口感特别好,生吃甜脆汁足 ,熟吃甜香粉糯 。”梁意表示,有机板栗虽然价格比普通板栗贵一些,但她每年都要买 ,毕竟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和食品安全。
培育品牌 扩大影响
自2002年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 ,“迁西板栗”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最具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商标、全国果菜产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等。在“迁西板栗”大品牌下 ,紫玉 、栗之花、喜峰口 、胡子板栗等10枚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我县持续举办全国板栗产业发展研讨会 、金秋板栗节 、栗商恳谈会、名人走栗乡摄影展等系列活动 ,推广‘迁西板栗’品牌,栗花节已连续举办4届。”郭振畅介绍,为加强品牌建设,迁西县不仅对获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还对开设直营店、销量50万吨以上的直营店以及板栗销售能人给予补贴奖励。目前,“迁西板栗”在全国有直营店101家 ,并成功进入山姆、好又多、盒马鲜生等超市。“迁西一家企业还研发了板栗自动售卖机 ,正在向车站 、商场等场所投放,消费者扫码付款后一分钟就能吃上热乎乎的迁西板栗 。”郭振畅说 。
“板栗产业发展中心还鼓励各板栗企业开设网站 ,线上销售大大提高了市场份额。”郭振畅介绍,前不久举行的板栗暨栗蘑产业发展大会上 ,“直播助农进迁西”活动鸣锣开场 ,40名主播在15天的“带货竞赛”中,共销售板栗产品3.6万单 。
“我们公司总经理也开设了短视频账号推介迁西板栗。”走进唐山尚禾谷板栗发展有限公司展厅 ,生产经理张进财一一介绍起产品 :糖炒板栗 、冰栗 、即食板栗仁、板栗窝头……“我们不断研发推出新的板栗终端食品,以适应各类消费需求 。就拿即食板栗仁来说 ,我们现在有香草、海盐、红茶 、桂花、蜂蜜等多个口味。目前公司板栗系列产品有40余种 ,加上其他深加工农产品,今年销售额预计可超过1亿元。”张进财介绍 ,除了自有品牌通过直营店、经销商及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公司还与新农哥 、桂发祥 、小宝栗子等品牌合作,把迁西板栗卖到全国各地 。
目前,迁西县有板栗企业35家,年生产加工能力逾1万吨,板栗系列产品销往国内180多个城市 ,并打入澳大利亚 、新加坡、韩国等海外市场,每年外销鲜板栗1万余吨 。
精深加工 延伸产业
聚焦板栗又不止于板栗,迁西不断推动板栗深加工,丰富消费场景,延伸消费业态 。
“栗树浑身是宝 ,果实板栗除了直接食用,还能加工成板栗饮料 、板栗粥 、板栗酒 ,栗花可以入药或生产护肤品 。树下生长的栗蘑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尚禾谷等企业正在建设栗蘑多糖提取项目 。”郭振畅介绍 ,迁西县累计投入科研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研发板栗延伸产品。
去年 ,迁西县还探索板栗树认养模式,认养客户既能享用板栗果实 ,也能远程观看或实地体验板栗树管理 、板栗收获。“认养客户还能免费参与节庆活动,获赠县内景点门票 ,享受食宿减免优惠。截至目前 ,全县2万多株板栗树被认养。”迁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志勇说 。
板栗产业链的延伸也带动了文旅消费,目前迁西县开发了中国板栗博物馆、国家板栗公园、花香果巷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文旅项目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6亿元。
迁西景忠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销售板栗酒的基础上,开启“工业生产+旅游”模式,改造了生产车间,新建展厅及配套设施 ,供游客参观体验板栗酿酒工艺。在迁西国家板栗公园·归巢部落景区,游客不仅能吃特色土窑坑烤 ,住栗树木屋 ,还能在板栗文化浓郁的游乐园里游戏 ,学习体验栗乡文化 。“节假日总是爆满 ,今年暑假 ,研学游团队就接待了近百个 。”归巢部落景区创始人贾春雷介绍。
10月5日 ,来自北京的游客张丽红一家六口来到归巢部落游玩。张丽红在网上偶然刷到了这个网红打卡地的视频 ,立刻被其吸引。“周边山山水水玩得差不多了,觉得迁西板栗有特色 ,值得一看 、值得一尝。”这天,张丽红一家的午餐可谓“板栗宴” ,“烤板栗、栗子鸡 、炒栗蘑、多栗包都吃到了 ,餐后每人还来了一支板栗雪糕。有些东西在其他地方真吃不到。”
下午,一家人在栗精灵创意乐园游玩 。“在沙地里挖栗子 ,推独轮车体验干农活儿,通过展板、石墙上的文字介绍学习板栗 、农时 、节气知识,别说孩子感兴趣,老人也没见过。”张丽红说。
当晚 ,一家人还在栗树木屋住了一夜。“以前儿子在童话书上看到树屋,跟我说‘咱们家能不能也住在树屋里’ ,这次国庆假期帮他实现了愿望 ,儿子特别高兴 。”张丽红自己也陶醉其中,“夜晚四周漆黑 、静谧,只有一栋栋树屋散发出暖黄色的光,就是那种在森林里睡小木屋的感觉 ,特别温暖、梦幻 。”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迁西县共接待游客49.5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5亿元,相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9%和67%,整体接待量和消费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敏介绍,假期外地游客以京津冀地区为主 ,除了山水,不少游客是奔着板栗而来。
“目前 ,我县板栗产业年综合产值已突破25亿元,全县栗农人均收入中有5000多元直接来源于板栗产业 。今后我们将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板栗及相关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丰富市场供给 ,让板栗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迁西县委书记李贵富说 。
本文地址:http://flirtbodylanguage.com/e8sns/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