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酱香“老铁”碰瓷不可取 >>正文

酱香“老铁”碰瓷不可取

天津思微计算机科技工作室9人已围观

简介还记得刷屏的酱香拿铁吗?这款瑞幸和茅台的联名款咖啡售价19.9元,上市之初一杯难求。最近,电商平台和线下超市出现多种版本的“酱香拿铁”,有的是固体咖啡饮料,20条售价8.8元,算下来一杯约0.4元;有...

  还记得刷屏的酱香拿铁吗 ?这款瑞幸和茅台的联名款咖啡售价19.9元 ,上市之初一杯难求。最近,电商平台和线下超市出现多种版本的“酱香拿铁”,有的是固体咖啡饮料 ,20条售价8.8元 ,算下来一杯约0.4元;有的是咖啡饮料,19.9元两杯;还有酱香拿铁风味的调味糖浆,1kg只要32.9元。这些商品的外包装与正版高度相似 。面对这些“美酒加咖啡” ,瑞幸和茅台看了恐怕真要“心碎”。

  酱香拿铁如此“出圈” ,其他品牌怎敢“碰瓷”?从商标法来说 ,这些商家是钻了空子 :“酱香”和“拿铁”两个词作为通用语,代表产品类型,无法注册商标。商标局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存在6条“酱香拿铁”商标注册申请 ,均为产品上市后提交,且申请人与茅台、瑞幸无关 ,涉嫌恶意抢注 ,能注册成功的概率极小 。

  除了商标法,我国还有反不正当竞争法  ,其中明确规定 ,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 、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使人误以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回到酱香拿铁。其他商家不是不可以卖 ,就像肯德基首创了奥尔良鸡翅,现在各家都卖,但高仿版穿着跟正版近似的外衣 ,推出一堆“酱香”产品 ,蹭人家出圈的流量 ,很容易让人以为他们跟瑞幸 、茅台有关系  ,误导消费者购买 。如果被确认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混淆行为,违法企业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还可能承担高额赔偿。建议监管部门查一查线上线下泛滥的高仿版,相关平台也应保持关注 ,免得成为碰瓷行为的温床。

  从“今日油条”到酱香拿铁,这些年恶意抢注 、搭便车、碰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屡禁不止 。对此  ,监管部门高压打击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 ,不正当竞争的形式花样翻新 ,进化出数据爬取 、流量劫持 、口碑营销等新品种。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9起网络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有的商家利用爬虫程序窃取942万余条他人店铺相关信息,并一键上传至其他具有竞争关系的购物平台;有的假冒“ChatGPT中文版”,被查处时居然累计有4000多人注册付费 ,充值会员费超过16万元。

  此类新兴技术信息壁垒较高 ,且蹭上ChatGPT等网络热点 ,实施的混淆行为较为隐蔽 ,普通人难以识别 。这也提醒我们,反不正当竞争的攻防战要坚持不懈打下去,帮助消费者甄别高新技术行业商品和服务的真假,同时警示经营者不要妄图在信息壁垒较高的领域欺骗 、误导消费者。

  一般来说  ,实施碰瓷行为的多是自然人和小企业。他们的研发、营销能力较弱,想蹭流量  、挣快钱 ,顾不得讲究商业社会的体面 ,不惜踩法律红线。看似走了捷径,实际上暴露出实力不足,并缺乏闯市场的底气。

  针对商标恶意抢注 、碰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必须加大打击力度  ,让别有用心之人不敢“碰”;营造有利于企业研发的氛围 ,让企业不屑于“碰”;提高消费者对正品的鉴别能力 ,让他们主动抵制被“碰”。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市场竞争公平健康,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才能专注创新,不断推出好产品 。第一个做出酱香拿铁的品牌创造神话,而跟风的酱香“老铁”们则会沦为笑话。(本文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佘 颖)

 

Tags: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